[1] |
谢琳;罗必良. 技术进步、成本结构与农业经营方式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7(1): 201-208. |
[2] |
陈天祥;李倩婷.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变迁透视中国政府职能转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2): 132-151. |
[3] |
刘林平;王茁.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3(5): 136-150. |
[4] |
刘林平;崔凤国. 转型社会的劳资关系:特征与走向[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2(3): 151-161. |
[5] |
李 若 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8(5): 160-165. |
[6] |
肖文评. 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6(2): 50-55. |
[7] |
高筠燕[];卢锐[]. 会计准则制定:政府导向与程序民主[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5(5): 94-98. |
[8] |
陈天祥. 对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作用的一种阐释[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4(4): 19-23. |
[9] |
陈天祥. 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1(3): 86-93. |
[10] |
张应强. 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1(2): 74-81. |
[11] |
刘虹;. 强化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38(S1): 36-43. |
[12] |
祁军.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38(S1): 44-50. |
[13] |
蔡禾; 李文波;. 新时期广州市“行政一体化”社会结构的分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37(1): 17-23. |
[14] |
陈印陶. 在美国的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34(2): 44-48. |
[15] |
龚佩华. 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33(1): 8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