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Vol. 57 ›› Issue (3): 103-116.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7.03.013
柯伟明
摘要:
特种营业税是民国时期中国移植西方现代营业税制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变异”形式。在民国时期的财政分权体制下,特种营业税与营业税长期交替或并存,并随财政体制的变动在国地之间几经变动,其间交织着中央与地方围绕税源的激烈争夺。在特种营业税征收过程中,纳税人(商会、同业公会)与政府展开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征税行为。受此影响,特种营业税征收困难重重,其收入与政府预期相距甚远,而且加剧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间的矛盾。民国时期特种营业税的征收表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商人团体的互动是影响近代中国税收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