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8 ›› Issue (4): 38-46.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8.04.005
黄灵庚1,王琨2
摘要:
日本庄允益刻《王注楚辞》传入国内后,颇受学人热捧,以为是《楚辞章句》系列中“精善”之本。然而,以现存《章句》七种明、清版本,与庄本逐篇逐句对勘后,发现其所用底本是明俞初刻本,绝非明豫章夫容馆本的仿写本;主校本是明冯绍祖刻本,参校本是朱燮元、朱一龙刻本;同时据洪氏《补注》《文选》校改底本文字,当校改而未及校改,不当校改而作无谓改易,甚至无任何版本依据而恣意增删、妄改。庄氏识断凡庸,眼界不高,对《章句》大加删削、改易,致令其刻本无源无统、不伦不类。《王注楚辞》绝非精善之本,不值得过度揄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