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宏云.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孙、段政争中的赣局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7(6): 76-92. |
[2] |
桑兵. 孙中山研究亟需注意版本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6(6): 47-57. |
[3] |
安东强;姜帆. 清政府对孙中山的认知及侦缉机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6(6): 58-67. |
[4] |
刘京军;张莉;徐现祥. 土地出让与银行信贷配置[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6(5): 186-200. |
[5] |
郭忠华. 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视角创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3): 161-169. |
[6] |
曹旭东;李文曾. 非公益征收的错位、归位与未来走向[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1): 159-166. |
[7] |
周大鸣;杨小柳. 从农民工到城市新移民:一个概念、一种思路[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4(5): 144-154. |
[8] |
刘林平;王茁.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3(5): 136-150. |
[9] |
张学志;才国伟.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2(5): 212-220. |
[10] |
赵立彬. 趋迎与利用——从民元致孙中山函电看革命前后的思潮与心理[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5): 47-54. |
[11] |
周 兴 樑. 苏联对孙中山黄埔办校建军的资金和军械援助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4): 93-102. |
[12] |
万向东;孙中伟. 农民工工资剪刀差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索[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3): 171-181. |
[13] |
李吉奎. 孙中山联德外交始末[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1): 79-86. |
[14] |
张 弛;张 曙 光. 从外源工业化走向内源城市化
——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结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1): 178-184. |
[15] |
郭小东;陆超云. 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6): 177-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