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因征文而起的华北沦陷区的长篇小说创作,自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殖民主义文化的烙印。从获奖与出版的作品看,日伪统治者借“振兴”之名推行殖民文化的目的昭然若揭,“新进”作家的长篇创作也因此具有了程度不一的殖民文化的意味。即便是那些反映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冲突的书写,以及反映底层人民不幸生活遭遇的小说,虽然在局部上有一定的真实性;那些反映底层妇女不堪遭际的小说,作者也试图淡化殖民的因子,但作者的投机性与时代的言说环境使他们采取的与现实或疏离或贴近的写作姿态都无法摆脱殖民文化的浸淫。这是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创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在上世纪30—40年代特殊的一页。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