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8 ›› Issue (3): 9-18.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8.03.002
马昕
摘要:
中国古代咏史诗存在以比较思维实现议论翻新的现象,其创作实践集中开始于晚唐时期,而相关的理论萌芽则到晚明才开始出现。比较思维有助于咏史诗人推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优劣,达到比单一对象的歌咏更加深刻的认识境界。在实现比较时,题外比较普遍胜于题内比较,在比较对象之间发掘特殊的共同点能获得新奇的效果。但是,咏史诗比较思维也潜藏着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危险,这些危险是由创作情境、参照对象和比较标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