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庄泽晞. 卢梭学说在清末的传播方式与影响所及——对知识、舆论及现实政治的检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1): 85-101. |
[2] |
谢琳;罗必良. 技术进步、成本结构与农业经营方式变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7(1): 201-208. |
[3] |
温庆新. 明盛于斯生平及其《休庵影语·西游记误》考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6(5): 22-28. |
[4] |
刘忠. 学校、社团与期刊的互动共生[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6): 48-56. |
[5] |
张法. 社坛与中国上古的观念演进[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5(5): 57-67. |
[6] |
李翀. 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发展战略[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4(1): 190-198. |
[7] |
薛富兴. 艾伦·卡尔松论人类影响环境的审美欣赏[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2(5): 184-193. |
[8] |
邱 捷. 1912年广州《民生日报》刊载的《共产党宣言》译文[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6): 63-75. |
[9] |
任剑涛. 思想的张力——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在中国[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6(4): 65-70. |
[10] |
张宁. 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中的政府传播[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5(1): 74-78. |
[11] |
刘国臻;陈红.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2(5): 107-112. |
[12] |
郭钟琪;廖为建;. 行政过程中的传播要素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2(1): 128-134. |
[13] |
康保成. 梵曲“啰哩嗹”与中国戏曲的传播[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0(2): 60-67. |
[14] |
黄云静. 伊斯兰教在东南亚早期传播的若干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0(1): 22-28. |
[15] |
郭小东. 论先秦农业税的基本形态与主要流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38(S1): 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