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富强. 马克思经济学的高次元分析思维及其研究路线[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6): 132-144. |
[2] |
张莉,陈邱惠,毕青苗. 商事制度改革与企业制度性成本[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6): 167-177. |
[3] |
黄亮雄,孙湘湘,王贤彬. 商事制度改革与外商直接投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6): 178-190. |
[4] |
徐现祥,马晶. 商事制度改革与市场主体进入率——数量竞争还是质量竞争[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6): 191-202. |
[5] |
黄修己.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何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5): 33-36. |
[6] |
王小惠. 《诗经》重释与“五四”新文学观的建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5): 66-76. |
[7] |
舒远招. “德性”抑或“理性”——《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的代词之谜[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5): 177-186. |
[8] |
金惠敏. 文化自信的对话性建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4): 1-16. |
[9] |
尚文鹏. 融合与断裂——对美国波士顿“在家教育”学习网络的人类学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4): 153-159. |
[10] |
陈天祥;黄宝强. 沉寂与复兴: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利益理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4): 160-172. |
[11] |
[日]真边将之 著,袁甲幸 译. 明治维新和政党认识——日本近代史上政党的“部分性”和公共性·爱国主义的矛盾[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3): 70-77. |
[12] |
曹俊峰. 康德未完成的第四个批判[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3): 119-128. |
[13] |
李世泽;马家丽;朱书尚. 房地产信贷对我国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银行体系内部借贷网络的模拟实证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3): 186-196. |
[14] |
蔡祥元. 宋儒读经法中的感通诠释初探——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为视野[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2): 151-158. |
[15] |
黄万华. “出走”与“走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进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1): 38-49. |